湖海知君岁月多,欲寻笙鹤问烟萝。
相逢一笑江南陌,听彻丝桐听踏歌。
湖海知君岁月多,欲寻笙鹤问烟萝。
相逢一笑江南陌,听彻丝桐听踏歌。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任希夷的作品,收录在《题蓝道人画梅诗轴》中。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艺术的高度评价。
“湖海知君岁月多”,诗人开篇就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年华流转的了解与思念,这里的“湖海”象征着广阔无垠,既指物理上的空间距离,也暗示情感上的深远和广泛。接着,“欲寻笙鹤问烟萝”,则是表达诗人渴望寻访朋友,如同古人用信鸿传书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这里以“笙”和“鹤”为象征)询问彼此的近况。"烟萝"常指远方或难以到达之地,更强化了这种渴望。
“相逢一笑江南陌”,诗人笔下描绘了一种偶遇时的温馨场景,尽管是短暂的相见,但那份喜悦如同江南春光一般令人难忘。“听彻丝桐听踏歌”,则描述了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享受,“丝桐”指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通过它传达出的旋律,使人仿佛置身于音乐之中,而“踏歌”则是表现一种随性自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小雨初晴,风摇荡、绿阴清昼。
见说道、长庚复向,人閒钟秀。
又对上番成竹笋,能忘赠别垂条柳。
看将来、三五月圆时,人如旧。浮世事,君知否。
春梦断,空回首。笑平生豪迈,气冲牛斗。
幽鸟自歌无谱曲,飞花故送长生酒。
待骑鲸、海上再相逢,为君寿。
离思满春江,当时事、争忍不思量。
记芳径月斜,凭肩私语,兰舟风软,携手寻芳。
回首处,青山遮望眼,绿柳系柔肠。
云落雨零,燕愁莺恨,宝钗留股,鸾镜分光。
天涯飘零客,情缘向何处,最是难忘。
犹剩满襟清泪,半臂余香。
□心似雨花,一枝寂寞,梦随风絮,万里悠扬。
谁信觉来依旧,烟水茫茫。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
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
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雪中鹤氅。
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无尽藏。
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宰相。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
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
看臂销金钏,一寸眉交千结。
雨阻银屏,风传锦字,怎生休歇。
未应轻散,磨宝簪将折。玉京缥缈,雁鱼耗绝。
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