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
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
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
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著的作品,名为《曹著与客谜(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坐”和“卧”的反复描述,表达了一种禅宗中的静坐冥想状态。在这首诗中,“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强调了心灵的集中与内在的宁静,即使是在外表看似行动(行)的状态下,内心依然保持着如同静坐一般的平和与专注。而“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禅理,无论是何种外在状态,内心都能保持一种如同躺卧一般的放松与空明。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坐”和“卧”的不断重复,以及与其他动作(立、行、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至境的意境。整首诗体现了唐代禅宗文化中对于内在精神修养的追求,以及通过静坐冥想来达成心灵澄明与解脱的理念。
曹著以此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生命状态的独到领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禅宗诗人的深邃内涵。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宿雨且初霁,微凉吹广庭。
嘉宾忽相遇,午梦惊扣扃。
长松森翠影,修竹参青冥。
飘云度空急,残日穿林明。
幽墙隔江浦,远屿定风舲。
城市厌烦暑,山樊念伶俜。
角巾代公绂,草具踰侯鲭。
园实摘的皪,厨酝斟晶荧。
烹鲜缩颈大,海错著器腥。
笑谈得真乐,采撷逢幽馨。
云阴剥初霁,夕岚收远青。
窗卧忆元亮,诗成怀景升。
日须河朔饮,当解高阳酲。
烦襟顿忘释,嘉咏不少停。
闉阇发严鼓,穹碧垂繁星。
一笑跨鞍去,奚论楚人醒。
火云扑不灭,馀炽欲烧天。
江山散白日,草木含苍烟。
琉璃八尺净,邀我北窗眠。
但问风雌雄,姑谢酒圣贤。
明冰沃新茗,妙饮誇四筵。
休论水第一,凛然香味全。
凉飙生两腋,坐上径欲仙。
尘襟快洗涤,诗情拍天渊。
凭君杯勺许,置我昆阆前。
搜搅玉雪肠,酝酿云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