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篱疏雨共鸡栖,流尽春愁水拍堤。
荒草冬青添旧泪,秋坟鬼唱入新题。
野花无主思陵满,鹦武怀君过陇啼。
曾忆昔游桃叶渡,阴阴宫树禁烟低。
短篱疏雨共鸡栖,流尽春愁水拍堤。
荒草冬青添旧泪,秋坟鬼唱入新题。
野花无主思陵满,鹦武怀君过陇啼。
曾忆昔游桃叶渡,阴阴宫树禁烟低。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哀伤而深沉的情感氛围。首联“短篱疏雨共鸡栖,流尽春愁水拍堤”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雨落篱笆、鸡栖于湿的景象,春愁随流水潺潺拍打堤岸,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颔联“荒草冬青添旧泪,秋坟鬼唱入新题”进一步深化情感,荒草中冬青的绿意仿佛在为逝者添上一丝慰藉,但同时也暗示着岁月无情,旧泪未干又添新愁。秋坟上的鬼魂吟唱着新的哀歌,将哀思传递给后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野花无主思陵满,鹦鹉怀君过陇啼”则通过自然界的景物来寄托情感。野花虽无主,却满载着对故人的思念;鹦鹉似乎也怀揣着对主人的思念,飞越陇山,发出凄凉的啼鸣。这一联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曾忆昔游桃叶渡,阴阴宫树禁烟低”回忆起往昔与亲人在桃叶渡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宫树下,烟雾缭绕,充满了温馨与欢乐。然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那份温暖,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三来海上听涛声,几度传烽彻夜惊。
独出有时驱怒马,重围多恨失奔鲸。
烟消岛屿初安市,雨洗郊原已罢兵。
留语东瀛诸义士,艰难还赖尔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