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泥封石满天坛,燎玉无光月色寒。
七十二君何处去,白云空自绕阑干。
芝泥封石满天坛,燎玉无光月色寒。
七十二君何处去,白云空自绕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封禅坛的凄凉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深沉的哲思。
首句“芝泥封石满天坛”,以“芝泥”象征古代帝王的圣洁与尊贵,封石则寓意着对天地的敬畏与祭祀的庄重。满天坛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虔诚敬仰。
次句“燎玉无光月色寒”,通过“燎玉”的暗淡与“月色”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寂。燎玉,可能是指祭坛上的火光,但此刻却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同月色一般寒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后两句“七十二君何处去,白云空自绕阑干”,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提出一个深邃的问题——那些曾经在封禅坛上进行祭祀的帝王们如今都去了哪里?“七十二君”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也可能是泛指历代帝王。这个问题不仅引人思考个人的生命与历史的流转,还蕴含着对权力与地位的虚幻性的深刻洞察。最后,“白云空自绕阑干”,白云环绕着栏杆,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空洞与虚无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间永恒真理的追寻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封禅坛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感悟。
有美称人杰,蜚声自海濆。
汉庭推骠骑,晋室佐中军。
兽锦荣新赐,麟符策壮勋。
阵閒收虎落,戈偃晦龙文。
佩玉趍丹地,扬旌拂翠雰。
幽花明杜渚,浓柳映长云。
重以脩途阻,而怜别袂分。
金焱回魏阙,玄露下秋旻。
绕电逢昌序,当阳瑞圣君。
绛幡清道引,仙乐半空闻。
尊至倾尧酒,弦调协舜薰。羽林森,象舞溢沄沄。
拜手霆初霁,摇心日未曛。
禁中劳梦寐,阃外荷殷勤。
擢隽才超乘,登台价逸群。
恭承宣室召,雅挹御炉芬。
称庆将何以,文思迈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