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无纷扰,孤灯对古人。
天心怜守拙,还我读书身。
永夜无纷扰,孤灯对古人。
天心怜守拙,还我读书身。
这首诗《夜读》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描绘了深夜独自阅读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的氛围。
首句“永夜无纷扰”,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深夜,一个远离喧嚣、静谧无声的时刻。这里的“永夜”不仅指时间的长久,也暗示了一种永恒的、超越日常生活的状态。“无纷扰”则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内心的平静,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次句“孤灯对古人”,进一步描绘了阅读的场景。一盏孤独的灯火,照亮了诗人的世界,同时也映照出书页上的古人智慧。这一句中的“孤灯”与“古人”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阅读时的孤独感,又暗示了知识与历史的连结,仿佛在与古代的智者对话。
第三句“天心怜守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坚持朴实、不求浮华品质的自省与赞美。这里的“天心”可以理解为自然法则或命运的安排,诗人认为即使在孤独的夜晚,也有某种力量(或说是命运)在怜悯并支持着那些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人。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最后一句“还我读书身”,直接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获得心灵慰藉和精神满足的愿望。在夜深人静之时,书籍成为了他最好的伴侣,阅读不仅充实了他的内心世界,也让他的灵魂得以自由飞翔。这句话既是对阅读本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独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阅读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