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曲·其二》
《昭君曲·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魂魄千秋逐细君,月明南指汉宫云。

将军不夺阏氏去,未见功名可冠军。

(0)
鉴赏

这首《昭君曲(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魂魄千秋逐细君”,开篇即以“魂魄”二字,赋予王昭君以超凡脱俗之感,仿佛她的灵魂在千年之后仍追随于她,暗示了昭君虽已逝去,但其形象与精神却永存人间。“细君”一词,既是对昭君名字的引用,也暗含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惋惜。昭君作为汉朝公主远嫁匈奴,其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而“千秋”则强调了这种悲剧的深远影响。

“月明南指汉宫云”,通过描绘月夜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昭君站在南望的方向,似乎在遥望着汉宫,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里的“汉宫云”不仅象征着昭君曾经生活过的宫廷,也是她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同时隐含了她与汉朝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

“将军不夺阏氏去”,这句话中,“将军”指的是汉朝的将领,而“阏氏”则是匈奴的皇后称号。诗人在此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昭君之所以远嫁匈奴,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政治联姻的结果。诗人通过“不夺”二字,暗示了即使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也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昭君的命运,从而表达了对历史决策的批判与对昭君个人命运的同情。

“未见功名可冠军”,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尽管昭君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她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未能实现真正的功名。这里的“冠军”既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也暗含了对昭君未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达到顶峰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比昭君的悲剧命运与可能的另一种结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同情与对历史选择的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其三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

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

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

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

(0)

赠云卿

乃翁里居时,曾上庐山牍。

怀贤访其孤,今值词人牧。

我尝爱临川,韩草刊于陆。

尔侯古雅趣,与陆堪并躅。

而翁词翰佳,世亦思在目。

尔其持此诗,勿惮拜仆仆。

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

峨峨兮西山,光燄那久伏。

(0)

蕃与斯远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日斯远十八日近辱季奕贶诗犹未获报兹及斯远之寿并此奉颂二首·其二

郑子才不疏,徐子文甚勇。

一旦召严徐,一旦策晁董。

去年萧寺中,杯酒兼旬同。

间阔见难合,况乎分悴丰。

(0)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其五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骎骎。

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

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0)

喜晴

春风吹晴檐雨止,兰芽半吐梅堆委。

阶前背荫苔藓深,曳杖不妨成细履。

浮生忧喜均何如,谁能役役愁其躯。

时閒意适且自慰,莫问诘朝瓶乏储。

(0)

晨起观雪

荒鸡号何多,邻犬吠愈悍。

初迷纸窗隙,旋失布衾暖。

呼童户先启,走报雪且满。

为言果羞明,若尔真待伴。

须臾起孩稚,次第及衰懒。

索衣乱襦裤,取酒忘濯盥。

试观尚零落,骋目迷间断。

青黄倏衰白,陵谷置平坦。

灞桥欠驴蹇,剡曲无棹短。

有兴不可乘,摅词讵能诞。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