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榭凉归,暮天云净,素娥泪多。
更莲房红坠,冷凝藻镜,桐荫绿润,翠踏蛮靴。
最是五更风共剧,便不耐衫寒薄薄罗。
金茎液,教太真饮罢,晕脸微酡。
铜仙汉家何在,料如今、雨蚀苔磨。
止陌头衰柳,残禅共咽,原问蔓草,有美轻过。
待到为霜人不见,也负了蒹葭秋水歌。
魂归夜,想佩环月下,定湿淩波。
晚榭凉归,暮天云净,素娥泪多。
更莲房红坠,冷凝藻镜,桐荫绿润,翠踏蛮靴。
最是五更风共剧,便不耐衫寒薄薄罗。
金茎液,教太真饮罢,晕脸微酡。
铜仙汉家何在,料如今、雨蚀苔磨。
止陌头衰柳,残禅共咽,原问蔓草,有美轻过。
待到为霜人不见,也负了蒹葭秋水歌。
魂归夜,想佩环月下,定湿淩波。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的洞庭湖景色,以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王易之笔,展现了深沉而感伤的情感。"晚榭凉归,暮天云净",诗人以傍晚时分的凉意和晴朗的天空为背景,暗示了孤独的游子归来。"素娥泪多",借月神嫦娥的泪水,寓言着哀愁与离别。
"莲房红坠,冷凝藻镜",描绘了莲蓬凋零,湖面如镜的景象,凄凉而宁静。"桐荫绿润,翠踏蛮靴",则通过梧桐叶的绿色和女子轻盈的脚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寂静之美。"五更风共剧",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寒冷,"衫寒薄薄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金茎液,教太真饮罢,晕脸微酡",此处可能暗指美酒,借杨贵妃饮酒后的微醺状态,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铜仙汉家何在",以铜仙汉家的遗迹象征历史变迁,引发对过去的感慨。
"陌头衰柳,残禅共咽",衰败的柳树与寺庙的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衰败与寂寥的氛围。"蔓草有美轻过",则寓言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以及对过往邂逅的追忆。最后,"为霜人不见",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蒹葭秋水歌"则以景结情,寄托了无尽的相思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洞庭的景色,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和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