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旋璿玑,栗烈忽朔节。
氤氲生同云,淅沥落密雪。
多贫思茅檐,独乐恧玉阙。
惟馀烹三清,略觉适寂悦。
元英旋璿玑,栗烈忽朔节。
氤氲生同云,淅沥落密雪。
多贫思茅檐,独乐恧玉阙。
惟馀烹三清,略觉适寂悦。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先,“元英旋璿玑,栗烈忽朔节”两句,以“英”、“璇玑”象征时间的流转,通过“栗烈”、“朔节”描绘冬日的寒冷与季节的更替,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循环。
接着,“氤氲生同云,淅沥落密雪”两句,运用“氤氲”、“同云”、“淅沥”、“密雪”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片静谧而纯净的冬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多贫思茅檐,独乐恧玉阙”两句,诗人由外在的自然景观转而抒发内心的感受。他思念着简朴的茅屋生活,却因身处豪华的宫殿(玉阙)而感到一丝遗憾。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处境的微妙感受。
最后,“惟馀烹三清,略觉适寂悦”两句,诗人通过“烹三清”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这里的“三清”可能是指清茶、清酒或清淡的食物,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在描绘冬日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凭陵风雨上崔嵬,一见亲公病眼开。
似是前生师弟子,两年今日入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