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岂自知,历历眩群飞。
故作穿疏牖,时来鉴薄帷。
助明清夜永,除害一身微。
秋草隋宫路,茫茫旧赏非。
翩翩岂自知,历历眩群飞。
故作穿疏牖,时来鉴薄帷。
助明清夜永,除害一身微。
秋草隋宫路,茫茫旧赏非。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的奇妙景象与它对环境的影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萤火虫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场景,它们仿佛是夜幕中的精灵,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气。诗句“翩翩岂自知,历历眩群飞”生动地刻画了萤火虫在夜空中自由飞翔的姿态,它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所创造的美丽,却能引起周围生物的瞩目。
接着,“故作穿疏牖,时来鉴薄帷”描述了萤火虫在窗户和轻薄的窗帘上穿梭的情景,它们似乎在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照明。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萤火虫的机敏与好奇,也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清除害虫,保护生态平衡。
“助明清夜永,除害一身微”进一步揭示了萤火虫的价值所在。它们不仅能够照亮夜晚,使长夜不再显得漫长,还能通过捕食害虫,维护生态的和谐。这不仅是对萤火虫功能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中每一种生命都具有其独特价值的认识。
最后,“秋草隋宫路,茫茫旧赏非”将视野拉远,联想到历史与自然的变迁。秋天的草地上,曾经繁华的隋宫之路如今已是一片荒凉,昔日的美景不再。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萤火虫虽小,却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为这片土地带来一丝生机与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萤火虫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瞬间,更蕴含了对生命价值、自然和谐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牛羊散平楚,落日汉家营。
龙拿虎掷何处,野蔓罥荒城。
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
天地入鞭箠,毛发懔威灵。一千年,成皋路,几人经。
长河浩浩东注,不尽古今情。
谁谓麻池小竖,偶解东门长啸,取次论韩彭。
慷慨一尊酒,胸次若为平。
昨宵梦里,幸遇重阳。授予秘密仙方。
杳杳冥冥恍惚,太白其黄。
便是刀圭颜色,往来流、饮似琼浆。
成丸弹,服之一粒,八脉安康。
携执增添刚刃,生光彩辉辉,晃耀明堂。
諕得邪魔鬼魅,远远潜藏。
自然化生儿现,跨青鸾、得赴蓬庄。
这玄妙,示同流,各要消详。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
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
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
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
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
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
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
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
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
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
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
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