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基元晋代,栋宇自梁年。
草阁萤潜住,绳床鹿借眠。
荒碑沈乱石,废沼咽寒泉。
拟唤庐山衲,开山种白莲。
阶基元晋代,栋宇自梁年。
草阁萤潜住,绳床鹿借眠。
荒碑沈乱石,废沼咽寒泉。
拟唤庐山衲,开山种白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寺庙的荒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袭。首句“阶基元晋代,栋宇自梁年”以“晋代”与“梁年”两个历史时期作为背景,暗示了这座寺庙历史悠久,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接着,“草阁萤潜住,绳床鹿借眠”两句,通过“萤”与“鹿”的生活状态,形象地表现了寺庙的荒凉与寂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然与人类共存的和谐感。
“荒碑沈乱石,废沼咽寒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衰败与凄清,荒碑被乱石掩埋,废沼中寒泉低吟,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沧桑感的画面。最后,“拟唤庐山衲,开山种白莲”表达了诗人对于重建寺庙、恢复生机的愿望,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与佛教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半夜一濯雨,断梦失炎蒸。
汗甑不复鼓,蚊雷为之停。
逡巡万窍号,破窗风如倾。
絺帷强主宰,庭砌已满盈。
极护老稚奔,欢呼闾里情。
但觉万里返,浩荡随沧溟。
掠眼才闪烁,劈耳俄掀轰。
岂暇计飘溺,且护婴儿惊。
小休月在户,却视斗挂甍。
唧唧与啾啾,次第先秋鸣。
粤从腊雪后,旱魃苦自明。
焦枯病三农,芽田不滋荣。
陇亩半坼裂,几席饶蝇虻。
端若一大难,眊焉犹宿酲。
点我读书灯,凉宵聊与征。
庶几简牍中,暂寓蛮触争。
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
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
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
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
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
长年浸枯蘖,有时怀层城。
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
皇皇遍诸侯,吾人愧安行。
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
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