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兮橘绿,湛雾飞兮夜月寒。
幽人兮夜坐,顾影兮自怜。
橙黄兮橘绿,湛雾飞兮夜月寒。
幽人兮夜坐,顾影兮自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境。开篇“橙黄兮橘绿”四字,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秋夜的画面,橙与橘之间的微妙差别,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
接着,“湛雾飞兮夜月寒”一句,则以“湛雾”营造了一种朦胧氤氲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秋夜中的凉意和孤寂。这里的“夜月寒”,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孤独。
“幽人兮夜坐”一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置身于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夜晚之中,“幽人”二字暗示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他对世俗的疏离。他的夜坐,不仅是身体上的孤寂,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超脱。
最后,“顾影兮自怜”一句,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与自我同情。他在静谧的夜晚中,面对着自己的身影,不禁生出一种自我怜悯之情。这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宿命的一种深刻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趣味。
东窗日白林鸦号,居士偃卧三间茅。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