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石二首·其二》
《画石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直作壶中九华看,碧于簪玉小于拳。

好藏莫便令人见,恐有痴情似米颠。

(0)
注释
直作:当作。
壶中:指如壶中天地,比喻小而精致的世界。
九华看:像看待名山九华一样欣赏。
碧于簪玉:比碧玉还要碧绿。
小于拳:体积小得像拳头那么大。
好藏:最好收藏起来。
莫便:不要轻易。
令人见:让人看见。
恐有:恐怕有。
痴情:极度的喜爱或迷恋。
似米颠:像宋代画家米芾那样痴迷。
翻译
把它当作壶中的九华山观赏
比碧玉还要清翠,体积却小如拳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的《画石二首》。其中“直作壶中九华看”一句,通过“直作”二字传达了诗人直接面对自然,将壶中景观化为笔下的山水之美,即使是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展现出壮丽的九华之景。

“碧于簪玉小于拳”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头颜色的赞赏与其体积之小。这里的“碧”色指的是一种青绿色,常用来形容翡翠或美石,而“簪玉”则是古代妇女装饰用的玉簪,这里借以形容石头的纯净和珍贵。而“小于拳”则形象地描绘了石头虽小,却蕴含着无限风光。

“好藏莫便令人见,恐有痴情似米颠。”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的保护和隐晦的态度。他担心如果这些美景轻易展露给世人看,不仅会引起人们过度的情感依恋,更可能遭到不必要的打扰。这里的“痴情”指的是那种不知自制、迷失在某种事物中的深情,而“米颠”则是比喻,形容这种痴情如同米醋一般令人沉迷难以自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眼光,也透露了他对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种高洁态度。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其十

阘茸营营禄有馀,孔方羞涩只閒居。

小胥挥叱乡人恐,惭愧芸窗苦读书。

(0)

李御史王主簿迭相倡和用韵解嘲

骑鲸飞舄两诗仙,簪盍东吴岂偶然。

天畔云龙谁可比,舟中李郭世争怜。

泰山丘垤忘高庳,騕袅驽骀尽后先。

一着输君归计早,畏途何似日高眠。

(0)

春晴承参政贾公招饮府治北亭

天涯景物亦暄妍,纵目危亭意豁然。

花卉临风香不断,溪山过雨翠相连。

杯行醁醑愁何在,兵弄潢池事可怜。

只恐归期春欲暮,夜郎西畔听啼鹃。

(0)

呈郝新斋左丞

绣斧澄清古范滂,赐环三载镇文昌。

称停政事权衡稳,润饰诗书意味长。

辅世昔闻心匪石,忧民今见鬓成霜。

何时不踏红尘路,閒侍新斋几研傍。

(0)

和张受益二首·其一

交契观夷险,高卑象梓桥。

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遥。

道诎身焉用,居安气不骄。

燎原风正急,谁为辨兰萧。

(0)

和完颜东皋佥司

一踏荆榛路,三经杞菊秋。

下乔知有命,行变觉无忧。

素发迎新岁,青云忆旧游。

诗来慰惆怅,飞梦海边州。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