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
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
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竹枝歌三首(其一)》描绘了初春时节洞庭湖畔的景象。诗中以“正月二月不曾晴”开篇,渲染出早春时节阴雨连绵的气候特点,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又带着几分寒意。接下来,“蘼芜洲边春水生”一句,通过描写岸边草木开始生长,春水上涨,进一步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
诗人笔锋转向湖边的少女,她们正值青春年少,“黄陵女儿年纪小”,形象地刻画了她们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学唱竹枝三四声”,则描绘了少女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学习民间歌曲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民俗风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捕捉了春天初始的景象,以及民间生活中的点滴欢乐,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