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山色水溶溶,月照潭心起卧龙。
万里关山看欲尽,江南江北半仙踪。
青青山色水溶溶,月照潭心起卧龙。
万里关山看欲尽,江南江北半仙踪。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题地师柯月潭册子(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青山色水溶溶”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山水交融的和谐景象,"溶溶"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水波荡漾、青翠欲滴的动态美。次句“月照潭心起卧龙”,通过月光映照在潭水中的倒影,巧妙地比喻为潜伏的龙,增添了神秘与力量感。
后两句“万里关山看欲尽,江南江北半仙踪”,视野开阔,由近及远,从眼前的月潭延伸到广阔的万里关山,暗示着地师(可能指隐士或修行者)的足迹遍布江南江北,仿佛留下了一半的仙人踪迹。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填词作诗亦不恶,焉用聚铁铸大错。
南韶使者旧台臣,迂性与时常枘凿。
旅食京华三十年,鹓鸾队底藏孤鹤。
踪迹看如水上萍,交游半似风中萚。
而今已是白头翁,坐对疲氓意萧索。
眼前书卷一秋檠,梦里溪山几芒屩。
高谈欲吐觉心慵,良法思行苦才薄。
皎皎圆蟾竹映窗,沈沈苦雨苔欺阁。
生涯醉醒自无聊,世事苍黄吁可愕。
鹿门深处近吾家,归与庞公行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