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莫。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迢迢银汉章,无声自西去。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莫。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迢迢银汉章,无声自西去。
这首明代诗人许继的《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首句“雨歇宵影澄”写雨后的夜晚,月光如水,映照出清晰的影子,显得天空格外明亮。接着,“天清月华素”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皎洁和夜的宁静。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通过“空山”和“秋欲来”的意象,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凉意先在户”则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已经透过门窗侵入室内。接下来,“萧萧林樾风”以风吹过林间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微凉。
“泫泫幽篁露”描绘了竹叶上晶莹的露珠,滴落时发出轻微的声音,更显秋夜的幽深。“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莫”借草虫的鸣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它们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两句“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深陷沉思却无人能诉说,只能望着对岸的美人,暗示着相思之情。结尾“迢迢银汉章,无声自西去”以银河无声流淌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心境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更加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诗意。
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
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禦不外求。
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
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
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戊午胜之亡,哭弟赋永诀。
于诗虽非深,下笔颇雄杰。
今年吾忆胜,入春太惨切。
幽明岁同逝,母子六年别。
岂知应在汝,十日复夭折。
惊怪诗为妖,不祥祸何烈。
鬼神果先告,前后如一辙。
苦吟不自休,奈此肝肠热。
昊天未厌乱,烈士老可惜。
不知何所待,岁月等轻掷。
病翁亦七十,须髯犹如戟。
众中闻微语,震駴皆辟易。
所居才容膝,抱膝视四壁。
瓶花换春秋,娇女课朝夕。
怅然观世变,但觉梦痕积。
劲气久郁蟠,毫不减往昔。
年年虽相见,把玩惟过隙。
残秋当叩门,餐饭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