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竹》
《双竹》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古风

余家有故园,园中可图录。

天然一派根,一根生两竹。

一长复一短,比之如手足。

长者似乃兄,短者弟相逐。

我见人弟兄,少有相和睦。

竹分长幼情,人岂无尊宿。

将竹比人心,人殆类禽畜。

常记五六岁,不见还呼哭。

及至长大时,妻孥相亲族。

咫尺不相见,相疏何太速。

不顾父母生,同胞又同腹。

旦夕慕歌欢,几能思骨肉。

枉具人须眉,而食天五谷。

静思若斯人,争及园中竹。

(0)
鉴赏

这首诗以双竹为喻,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家的故园,园中生长着一对竹子,一长一短,如同兄弟般相伴,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将这对竹子与人间的兄弟关系进行对比,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兄弟间往往难以像竹子那样和睦相处。

诗人通过“长者似乃兄,短者弟相逐”描绘了竹子间的亲密关系,与“我见人弟兄,少有相和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间亲情淡薄的感慨。进一步地,诗人将竹子的长幼有序与人的尊卑等级联系起来,提出疑问:“竹分长幼情,人岂无尊宿?”以此反思人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否也应遵循一定的秩序和尊重。

最后,诗人以“将竹比人心,人殆类禽畜”这一强烈对比,表达了对人性的深沉思考。他指出,人们虽然具有人类的外貌和生存方式,但在情感和道德上却可能退化到与禽畜相似的地步。通过“常记五六岁,不见还呼哭。及至长大时,妻孥相亲族”,诗人回顾了孩童时期的人性纯真,与成人世界的人际疏离形成了鲜明对比,强调了成长过程中人性变化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以双竹为载体,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人间的纷扰对比,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层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又代徐都阃作

气夺天机不等閒,西邮公在重如山。

楝花有信应无恙,骢马何为急欲还。

五柳先生莲社约,四明狂客鉴湖宽。

辕门徙倚偏惆怅,真为天家借范韩。

(0)

醉翁亭

龙图学士滁之守,爱国恤民古稀有。

政暇放情山水间,名胜追寻远携酒。

城南数里琅琊山,胜迹森罗绝尘垢。

太守开宴宾客喧,半是士民半僚友。

太守之乐,乐生民之康宁。

生民之乐,乐太守之贤明。

太守归而悠扬六七里,非太守之真醉。

归述文而垂光千万古,见太守之醒醒。

太守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上下通而政成。

于时禽鸟亦乐其乐,而且非且鸣。

乐事无涯,无可寄情,姑以醉翁名而更名其亭。

太守谓谁,天挺欧阳公于庐陵。

(0)

寄沙水诸舅

溪水清清漾碧沙,古松岗上是谁家。

年来闻得浮生计,闲辟污莱学种瓜。

(0)

赋归亭

陆贾通南越,黄金满橐回。

而今腰纵折,谁肯赋归来。

(0)

题饶平公馆

万山环绕一孤城,城外荒郊路坦平。

春煖祇看桃李灿,山深不见虎狼行。

俗同邹鲁皆归化,人乐农桑尽力耕。

更喜儒林多俊彦,年来桂籍共联名。

(0)

次童都堂题叶棠壁韵

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

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