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
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
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
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赠诚上人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和题诗的不同看法。他认为读书只是为了遮挡视线,并非为了深入理解或记忆;而题诗也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刻意编排。这种超脱世俗、不拘一格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雅趣的反思与超越。
接着,“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他将“无情”与“说法”相结合,似乎在探讨一种超越语言、情感的真理或智慧。群山雪尽之后的景象,象征着事物的本质显露无遗,呈现出一种纯净、苍茫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暗示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表象、直达本质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它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感悟。
露坐分藜榻,郊行解葛衣。
澹烟新店舍,斜月旧河山。
立谈千古意,坐占一生閒。
积水不胜流水碧,远山还比近山青。
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型。
去岁关心如昨日,平明回首又东风。
山色欲冥知雨信,岸痕齐剥记潮生。
泬寥千里寒空色,谁教玉龙轻占。
望里仍飞,愁边又聚,不许梨花香泛。
阳台恨敛,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
梦雨苍凉,楚腰羞向近来减。
探梅曾约旧崦,鹤衣寻径处,幽境空念。
澹欲黏天,浓应酿雪,赢得今番凄黯。山螺翠掩。
更隐约疏林,墨痕低染。界破冥濛,冷鸦三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