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右巡李端公见寄之什》
《次韵和右巡李端公见寄之什》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首夏修时祭,斋居贵洗心。

神光浮汉畤,薰吹发虞琴。

偃树枝成盖,丰碑字有金。

秘文窥宝箓,荣路厌朝簪。

捉麈思嘉话,烹鱼得好音。

回瞻柏台署,佳气九门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òuxúnduāngōngjiànzhīshén
sòng / yáng亿

shǒuxiàxiūshízhāiguìxīn

shénguānghànzhìxūnchuīqín

yǎnshùzhīchénggàifēngbēiyǒujīn

wénkuībǎoróngyàncháozān

注释
时祭:祭祀活动。
斋居:斋戒居住。
洗心:净化心灵。
神光:神圣的光芒。
汉畤: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薰吹:香气缭绕。
偃树枝:枝叶繁茂的树。
丰碑:高大的石碑。
字有金:金字碑文。
秘文:神秘的经文。
宝箓:珍贵的典籍。
荣路:仕途荣耀。
捉麈:握着麈尾交谈。
嘉话:美好的谈话。
好音:吉祥的声音。
柏台署:官署名,指御史台。
佳气:吉祥之气。
九门:皇宫的九重门。
翻译
初夏时节举行祭祀,斋戒静心最为重要。
神灵的光辉在汉畤上空浮动,祭祀的音乐从虞琴中传出。
枝叶茂盛的树宛如华盖,丰碑上的文字闪耀着金色。
秘密的经文隐藏在珍贵的典籍中,厌倦了官场的繁琐礼节。
期待与贤者交谈,烹饪鲜鱼带来吉祥之音。
回首眺望那柏台官署,祥瑞之气深深笼罩着皇宫的九重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美感的诗句,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夏季祭祀时的心境与情怀。首先,“修时祭”表明时间选择得当,而“斋居贵洗心”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内心清净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神光浮汉畤,薰吹发虞琴”一句,不仅描绘了夏日神秘的自然景象,也反映出了诗人在祭祀之际所感受到的超凡脱俗的情感。这里的“神光”和“薰吹”,都是对夏季气息的生动刻画,而“虞琴”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古典文化的韵味。

接下来的“偃树枝成盖,丰碑字有金”一句,更是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树枝被风吹弯曲而形成天然的庇护,而碑文中镌刻着金色的文字,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秘文窥宝箓,荣路厌朝簪”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于名誉和地位的淡然态度。这里的“秘文”暗示着深邃难懂的学问,而“荣路”、“厌朝簪”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名的心境。

在接下来的“捉麈思嘉话,烹鱼得好音”中,诗人的生活片段被描绘出来。捕捉到麈(古代称一种野生动物)并思考着与朋友的美好对话,以及烹制鱼类时产生的悦耳声音,都显示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最后,“回瞻柏台署,佳气九门深”一句,则是诗人在结束祭祀仪式后,回望那座古老的台址以及围绕其周的城门所感受到的祥瑞氛围。这里的“柏台”,象征着长寿和坚固,而“佳气九门深”则预示着吉祥之气弥漫于整个城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文历史以及个人情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祭祀时所体验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玉梁道中杂咏·其九

濛鸿玉梁境,缥缈云霞仙。

月坛白云洞,遗址空依然。

千年唯乱石,蹲踞秋山烟。

徘徊莫可觅,酌尽丹井泉。

(0)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其四

剖竹公符墨未乾,先生雅意只青山。

潇然纸帐梅花梦,不到清香画戟间。

(0)

万鸽飞翔绕帝都,朝昏收放费功夫。

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

(0)

句·其十六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0)

清明时节正稼芳。

(0)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

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

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

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

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

壮也已吏隐,兴馀方挂冠。

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