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山中人,只问山中友。
水仙官梅花,霜浓盛开否。
灵山阁之前,溪山堂之后。
竹里春山亭,冬深几诗酒。
已是山中人,只问山中友。
水仙官梅花,霜浓盛开否。
灵山阁之前,溪山堂之后。
竹里春山亭,冬深几诗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诗人与山中友人的互动,以及他在自然美景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已是山中人”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已经融入山林生活的隐士。接着,“只问山中友”则表达了他对山中朋友的亲近与依赖,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联系。
“水仙官梅花,霜浓盛开否”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水仙和梅花赋予了官职,询问它们在霜浓之时是否盛开,既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关注,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
“灵山阁之前,溪山堂之后”描绘了诗人所在的位置,位于灵山阁前、溪山堂后的环境中,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雅致。
“竹里春山亭,冬深几诗酒”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情趣。在竹林围绕的春山亭中,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享受诗酒相伴的时光,体现出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深情投入,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无翼而飞无胫走,辰发幽都巳南斗。
一丸红蜡半通函,喧杀青童与白叟。
珊瑚未尽铁网愁,霜蹄暂蹶麒麟吼。
了知妍丑任瞳人,未必枭卢真好手。
柳浪千顷雪粘天,月下洼尊花下臼。
隔年兄弟校眉髭,面上浮纹添八九。
南郭种蔬西郭田,山前著屐山后酒。
少年爱惜等佛名,今日公然破敝帚。
幽窗日上簟纹红,绝胜朝参与卯酉。
颠毛那许更乌纱,花鸟云烟共白首。
何云贱胜贵,贱死悲易止。
何云顽胜智,顽者多寿死。
暗女与妍天,相去不盈起。
欲得截忧愁,先须断欢喜。
行年三十馀,稍稍窥兹理。
视官如舍邮,等子于衣履。
舍邮非不住,断不悲移徙。
衣履非不著,无心计华侈。
深谷既悭缘,闹途且停趾。
出世我不能,免作劳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