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

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

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崇国寺避雨三日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雨中生活的情景。

首句“湿云涨山雨不止”,描绘了雨势之大,云层厚重,仿佛要将山峰淹没,雨下个不停。接着,“一酣三日葡萄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连续不断的雨水比作葡萄,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密集与连绵不绝。

“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雨势的描写,将雨比作让天公困倦的酒醉之人,又将饮酒的人比作极度渴望喝水的渴者,通过对比,突出了雨的持久与强烈。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两句,转而描述了避雨时的生活状态。作者将书籍和酒曲比作城墙,形象地展示了在雨中寻找庇护所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避雨期间的生活方式。

“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奈与幽默感。即使知道雨不会停止,也只好将其作为话题,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乐趣的心态。

最后,“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两句,描绘了避雨生活中的宁静与等待。仆人们安心休息,马儿也束尾静待,大瓮小瓮的排列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生活仍在继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避雨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和情感,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也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秋怀十二首·其六

驱驱上南国,依约金张里。

旧日三重阶,风雨埋荆杞。

王山故无恙,流水犹未已。

幽幽树底禽,哀歌为谁起?

(0)

渭河道中四首·其四

海气团云白,江风吹浪寒。

飞鸿离塞远,独鹤唳更阑。

慷慨论时事,羁栖笑楚冠。

萧萧黄叶下,回首望长安。

(0)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二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0)

八蟠岭

路绕危垣上,风高松桧鸣。

花飞殊失意,草长不知名。

游客咨遗俗,居民指旧京。

浮图天末起,瞻望忽伤情。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二

仙子归来夜未央,瑞香风动翠罗裳。

月明无处韬清影,箫管迎春上玉堂。

(0)

红梅十九首·其七

十二阑干一院花,春风犹忆旧京华。

翠云不隔西湖路,梦入咸平处士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