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贱胜贵,贱死悲易止。
何云顽胜智,顽者多寿死。
暗女与妍天,相去不盈起。
欲得截忧愁,先须断欢喜。
行年三十馀,稍稍窥兹理。
视官如舍邮,等子于衣履。
舍邮非不住,断不悲移徙。
衣履非不著,无心计华侈。
深谷既悭缘,闹途且停趾。
出世我不能,免作劳薪尔。
何云贱胜贵,贱死悲易止。
何云顽胜智,顽者多寿死。
暗女与妍天,相去不盈起。
欲得截忧愁,先须断欢喜。
行年三十馀,稍稍窥兹理。
视官如舍邮,等子于衣履。
舍邮非不住,断不悲移徙。
衣履非不著,无心计华侈。
深谷既悭缘,闹途且停趾。
出世我不能,免作劳薪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舟中偶成》其一,通过对比“贱”与“贵”,“顽”与“智”的人生观,以及对官场和世俗生活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何云贱胜贵,贱死悲易止。”提出疑问,为何世人认为卑微者的生活更胜过富贵?接着“何云顽胜智,顽者多寿死。”又反问,愚钝之人是否比聪明者更长寿?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贱”与“贵”,“智”与“顽”的价值判断。
“暗女与妍天,相去不盈起。”进一步阐述,美貌与丑陋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暗示外在的美丑并非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关键。“欲得截忧愁,先须断欢喜。”则指出要消除忧愁,首先要学会放下欢喜,即在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行年三十馀,稍稍窥兹理。”表明诗人经过多年的经历,开始理解这些道理。“视官如舍邮,等子于衣履。”将官职比作驿站,将子女视为衣物,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和家庭关系的看法,认为它们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应过分看重或依赖。
“舍邮非不住,断不悲移徙。衣履非不著,无心计华侈。”说明即使离开了某个职位(如同驿站不再停留),也不会感到悲伤;对待衣物(子女)也无需过于计较华丽奢侈。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
“深谷既悭缘,闹途且停趾。”比喻身处困境或繁华之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出世我不能,免作劳薪尔。”最后两句表达,虽然无法完全超脱世俗,但至少可以避免成为为生活奔波劳累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官场与家庭、喜怒哀乐等生活现象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