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
顾我尘冠彫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
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
顾我尘冠彫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充满了对佛法和高洁生活的向往。开篇“衰疲久厌五更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疲惫,以及对清晨的不适应。接着,“每愧冥鸿在泬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责和孤独感,好像在空旷无人的地方漂泊。
“顾我尘冠彫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这两句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的衰老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桂树不凋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上的永恒。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则是对艺术和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诗人自比为技艺高超但不为世俗所容的画家,同时也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世间繁华的逐渐淡然。
最后,“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佛教信仰和对精神避世的渴望。香火社是佛寺的一部分,法音潮则象征着佛法的普及与深入人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对精神生活追求的热切。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种逃离世俗、向往清净境界的情怀。
霜晨短景本无多,不奈萦肠此事何。
办得欢前行一遍,回踪已是暮鸦过。
樱桃残后,又金销雀尾、故人轻别。
剑影筑声都散矣,一似柳梢吹雪。
锦瑟閒丝,玉缸冷碧,树树啼莺歇。
桥边红板,酒旗风袅青结。
芳草渐到江南,离家翻远,此恨真难说。
笑我萍缘归未得,梦里松花梧叶。
门巷依然,沙明溪曲,白发愁时节。
扶藜相见,待君一醉凉月。
搓雪逾光,镂冰更腻,谁把悬黎雕就。
捧下唐昌,渐觉海棠消瘦。
昆崙子、潋滟非浓,玛瑙碗、珑松微透。
向沉香、满泛蒲萄,晓霞春晕牡丹候。
集沙珍重细割,刻楮工夫辛苦,星离云逗。
鸡昧凝脂,饫眼摩挲红友。
疑汉殿、仙掌初擎,是蜀帐、琼人将侑。
问连城、十五犹轻,锦筵曾介寿。
林檎开,芍药吐,客里换芳序。
约我扁舟,望极秦淮渡。板桥杨柳千条,梭风织雨。
却遮断、人来时路。江楼暮。
试问昨夜灯花,甚开了无数。
麦浪桑云,石屋萝窗住。
是伊樱笋山厨,弟兄觞咏,都不管、莫愁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