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开,芍药吐,客里换芳序。
约我扁舟,望极秦淮渡。板桥杨柳千条,梭风织雨。
却遮断、人来时路。江楼暮。
试问昨夜灯花,甚开了无数。
麦浪桑云,石屋萝窗住。
是伊樱笋山厨,弟兄觞咏,都不管、莫愁愁处。
林檎开,芍药吐,客里换芳序。
约我扁舟,望极秦淮渡。板桥杨柳千条,梭风织雨。
却遮断、人来时路。江楼暮。
试问昨夜灯花,甚开了无数。
麦浪桑云,石屋萝窗住。
是伊樱笋山厨,弟兄觞咏,都不管、莫愁愁处。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林檎开,芍药吐"以花开之景暗示季节更替,"客里换芳序"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时光流转。"约我扁舟,望极秦淮渡"流露出对友人的期待和对秦淮河畔的向往。
"板桥杨柳千条,梭风织雨"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风雨中杨柳依依的画面,似乎在阻隔行人的视线,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江楼暮"点明时间已晚,而"昨夜灯花"则引出对往昔相聚的回忆,"甚开了无数"表达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麦浪桑云,石屋萝窗住"切换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生活的想象。"伊樱笋山厨"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的温馨画面,而"弟兄觞咏"则展现出他们和睦的生活氛围。
最后,"都不管、莫愁愁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忧无虑生活的羡慕,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心中的愁绪。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淡淡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