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
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
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
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
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
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
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伟所作的《赠别廖汝谦》。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廖汝谦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以“狂歌”开篇,暗示了友人即将远行,而“去舟”则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事实。陇云和巴月,分别代表了两地的景色,通过“溯河流”,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逆流而上的艰难旅程。
颔联“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剑光与峨眉雪的结合,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喻了友人的坚韧与豪情。而“客思閒消鹦鹉洲”,则通过想象友人在异乡悠闲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颈联“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将时空拉长,让读者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会有对故乡的思念。听雨之夜和寄书之秋,都是触发思念的时刻,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牵挂。
尾联“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以友人离别时的衣物细节收束全诗,既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又通过“笑拂风尘季子裘”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坚强性格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
波浪忽滔天,问涛神、掀翻海底何故。
帆脚下垂垂,龙堂里、谁更许人飞渡。
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隔江远树。
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
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
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
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
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
转眼秋风再。更望这、萧森绿树,终朝相待。
蝶舞花飞频戏扑,桂子飘香已快。
况连日、金霞灿彩。
翘首问天天不语,一霎时、神往层霄外。
仙迹杳,究何在。深衙宴处真无奈。
最堪嗟、红尘碌碌,那年了债。
人说光阴嫌太速,我道流光难耐。
只剩得、悲肠莫解。
绮丽繁华难遣兴,望蓬莱、亦念儿心戴。
欲抛弃,发深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