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忽滔天,问涛神、掀翻海底何故。
帆脚下垂垂,龙堂里、谁更许人飞渡。
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隔江远树。
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
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
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
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
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
波浪忽滔天,问涛神、掀翻海底何故。
帆脚下垂垂,龙堂里、谁更许人飞渡。
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隔江远树。
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
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
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
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
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
这首《南浦》是清代诗人杨葆光对友人黄恂甫归帆安稳图的赞颂。诗中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波浪仿佛要将天地颠倒,但诗人通过“问涛神”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引出对航行安全的关切与赞美。帆船在波涛中摇曳,如同在龙堂中穿行,象征着航海者的勇敢与冒险精神。
接着,诗人以“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描绘了老水手面对巨浪时的无助,以及突然听到神秘鸟语的惊喜,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为航行带来希望和指引。而“隔江远树。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则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渴望与喜悦,强调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重要性。
后半部分,诗人以“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赞扬了黄恂甫丈的才华与坚韧,他如同轻盈的鸥鹭,在海上留下了一串串轻快的足迹,记录下了六次航行的壮丽景象。接下来,“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进一步展现了黄恂甫丈与子同行,共同创作的场景,他们的作品如同商确木华般璀璨,充满了智慧与艺术的火花。
最后,“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表达了对黄恂甫丈航海经历的敬仰,认为他的故事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其中蕴含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奇遇。诗人通过这幅画作,不仅赞美了黄恂甫丈的航海成就,也表达了对海洋探索精神的崇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