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梅.春城望纸鸢》
《望梅.春城望纸鸢》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解连环

夹衣初飏。渐梅须坠粉,桃腮堆绛。

鸭头波、倒浸春云,风日美、一天纸鸢都放。

队队儿童,竞喧笑、绿杨门巷。

正偷将残线,趁取新晴,恣情游赏。将扶乍低旋漾。

把溪烟搅碎,晴空扑响。

漫掠他、青粉墙西,惹翠袂遥凭,红闺凝望。

急景难淹,又天半、夜灯初上。

见火蛾旋绕,飞下雪梨十丈。

(0)
鉴赏

这首《望梅·春城望纸鸢》描绘了春天里城市中放风筝的热闹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先,“夹衣初飏”点明季节转换,轻薄的夹衣随风飘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渐梅须坠粉,桃腮堆绛”描绘了梅花凋谢,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鲜明,充满春意。“鸭头波、倒浸春云,风日美、一天纸鸢都放”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湖面波光粼粼,天空中满是风筝的壮观画面,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为放风筝提供了绝佳的天气条件。

“队队儿童,竞喧笑、绿杨门巷”描绘了孩子们在绿柳掩映的小巷中追逐嬉戏,笑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童真与欢乐。“正偷将残线,趁取新晴,恣情游赏”则表现了孩子们利用晴朗的天气尽情享受春日的乐趣,放风筝成为他们欢愉的一部分。

“将扶乍低旋漾。把溪烟搅碎,晴空扑响”进一步描绘了风筝在空中舞动的情景,它们时而高飞,时而低旋,仿佛在与云朵嬉戏,同时,风筝的声响也打破了宁静,增添了春日的热闹氛围。“漫掠他、青粉墙西,惹翠袂遥凭,红闺凝望”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风筝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引起了周围成年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倚靠在青色墙面的女子,还是凝视远方的红衣女子,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感受着这份春日的喜悦。

最后,“急景难淹,又天半、夜灯初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即使白天的美好时光难以留住,但夜晚的灯光又带来了新的乐趣,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见火蛾旋绕,飞下雪梨十丈”则是对夜晚放飞的另一种形式——火蛾(一种夜间放飞的灯笼)的描述,它们在空中旋转,最终降落在十丈高的梨树上,为这幅春日图景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浪漫。

综上所述,《望梅·春城望纸鸢》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城市中放风筝的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体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寻求快乐、享受生活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六绮吟堂

成吟寓目祇斯须,工拙何烦更计乎。

五字设当髭撚断,卢家笑欲作髡徒。

(0)

挹香堂

都梁沈水不须焚,四季花芳鼻观薰。

若论挹香心会处,六经以内得尊闻。

(0)

自得轩

宝额焕楣檐,因文理趣拈。

圣人能自得,小子叹前瞻。

镫事收银烛,年光发绣帘。

优游翰墨苑,觉此足沉潜。

(0)

朝阳洞

於冬不厌暖,爱此号朝阳。

盾衰曾有喻,为政贵知方。

(0)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皇州冬尚暖,仙苑景如春。

温凊斯欣适,起居此敬询。

率因成例事,已觉阔多辰。

养志吾心切,那论来往频。

(0)

挹秀书屋

近山搆书屋,山景屋中收。

挹秀有如是,於佳不厌求。

枫疏红益染,松古绿还留。

亦欲无言去,其如诗思投。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