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僧》
《老僧》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八十已有馀,九十颇不足。

曰生隆庆间,少小薄鱼肉。

其时边境宁,其时边谷熟。

饥馑未曾知,况复知杀戮。

何期过盛年,迁徒无停轴。

奔投海岛中,举眼少亲属。

薙发倚空王,依然被桎梏。

上荷皇天慈,纵之返山谷。

言从故里过,残败几间屋。

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

虽复身首遗,凄凄恨孤独。

屈指廿载馀,不识何世俗。

我闻未及终,贮泪已满腹。

止止莫复言,岁序有往复。

今时正太平,努力事饘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漫长岁月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的开篇“八十已有馀,九十颇不足”,以年龄为线索,展现了老僧历经沧桑的人生阶段。接着,“曰生隆庆间,少小薄鱼肉”描述了他年轻时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在战乱或动荡时期,生活条件艰苦。随后,“其时边境宁,其时边谷熟”转折,暗示了后来边境的安宁与丰收,但紧接着“饥馑未曾知,况复知杀戮”又揭示了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未能完全摆脱生活的艰辛与战争的阴影。

“何期过盛年,迁徒无停轴”表达了老僧在壮年时期频繁迁移的生活状态。“奔投海岛中,举眼少亲属”进一步描绘了他远离家乡、亲人,孤身一人在海岛上的生活情景。“薙发倚空王,依然被桎梏”则暗示了他虽已剃度为僧,但仍受到某种束缚,可能是内心的挣扎或是外界的限制。

“上荷皇天慈,纵之返山谷”是老僧在经历了种种苦难后,得到了上天的恩赐,得以返回山林,寻求心灵的宁静。“言从故里过,残败几间屋”描述了他回到故乡时,所见的破败景象,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世间的变迁与孤独感。

最后,“虽复身首遗,凄凄恨孤独”表达了老僧对过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屈指廿载馀,不识何世俗”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和世态的变迁,自己与外界似乎格格不入。“我闻未及终,贮泪已满腹”则是诗人对老僧经历的同情与共鸣。“止止莫复言,岁序有往复。今时正太平,努力事饘粥”则以平静的语气,鼓励老僧珍惜当下,面对新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坚韧精神。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乍凉

凉风苏病骨,摇落起诗情。

一病辄数日,几诗终此生。

招呼丹灶客,结束玉霄行。

预想溪桥路,三更待月明。

(0)

午晴至园中

老不禁寒起每迟,出门萧散午晴时。

春回九地梅先觉,霜霣千林竹不知。

药圃采苗芒屦湿,石泉照影角巾攲。

归来未过西檐日,袖手悠然独咏诗。

(0)

书意

养得山林气粗全,此怀无处不超然。

日长琴弈茆檐下,岁晚江湖箬帽前。

天上本令星主酒,俗间妄谓世无仙。

今年茶比常年早,笑试西峰一掬泉。

(0)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其一

放翁老手竟超然,俗子何由与作缘。

百榼旧曾誇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

梦回橙在屏风曲,雨霁梅迎拄杖前。

吾爱吾庐得安卧,笑人思颍忆平泉。

(0)

书怀

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

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

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濛濛隔断桥。

(0)

书怀

诗不能工浪得穷,几年衮衮看诸公。

摧颓已作骥伏枥,留滞敢嫌船逆风。

消日剧棋疏竹下,送春烂醉乱花中。

倚楼看镜俱痴绝,赢取烟蓑伴钓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