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檐玉瘦。渐照眼春回,野梅如绣。
看镫旧俗今都罢,但许歌围红袖。笙箫彻昼。
拥绛节、霓旌前后。
佳丽地、空数南朝,台城未舒新柳。
困思寄旅经年,惯晓埭闻钟,步穿烟岫。
岁华顿换,堪惜处、俊侣狂情非旧。凌波赋就。
恐泪烛、宵分盈斗。休自苦、垂老相逢,金尊更覆。
玲珑檐玉瘦。渐照眼春回,野梅如绣。
看镫旧俗今都罢,但许歌围红袖。笙箫彻昼。
拥绛节、霓旌前后。
佳丽地、空数南朝,台城未舒新柳。
困思寄旅经年,惯晓埭闻钟,步穿烟岫。
岁华顿换,堪惜处、俊侣狂情非旧。凌波赋就。
恐泪烛、宵分盈斗。休自苦、垂老相逢,金尊更覆。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去春回的江南景象,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自然之美和节日风俗。"玲珑檐玉瘦"形象地刻画出檐角冰雪消融的场景,"渐照眼春回,野梅如绣"则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野梅盛开如锦绣。词中提到的"镫旧俗今都罢"暗示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的热闹灯火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歌女轻歌曼舞的场景。
"笙箫彻昼"展现了音乐的悠扬,"拥绛节、霓旌前后"则描绘了华丽的仪仗队,烘托出节日的盛况。然而,词人感叹南朝繁华已逝,只剩下了台城的新柳象征着生机。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友人彦通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的感慨。"岁华顿换,俊侣狂情非旧"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凌波赋就。恐泪烛、宵分盈斗"更是表达了深深的忧郁,担心夜晚的泪水会溢满烛光。
最后,词人劝慰自己,即使年老重逢,也应珍惜相聚的时光,举杯共饮,以此来驱散心中的苦闷。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人生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