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亭》
《红亭》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锦袍沉醉奏清平,今日孤吟卧海城。

折柳每怜春二月,闻鹃方觉夜三更。

琴知风急弦先动,蝶采花多□渐成。

不用更听何满子,暗啼红泪亦闻声。

(0)
鉴赏

这首诗《红亭》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何巩道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海城中的孤独心境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首联“锦袍沉醉奏清平,今日孤吟卧海城”以“锦袍”和“清平”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孤吟”和“卧海城”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颔联“折柳每怜春二月,闻鹃方觉夜三更”通过“折柳”和“闻鹃”两个意象,分别对应春天和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折柳常与离别相联系,闻鹃则常与哀愁相关,诗人借此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颈联“琴知风急弦先动,蝶采花多□渐成”运用拟人手法,将琴与风、蝶与花赋予情感,琴弦因风急而动,蝴蝶因花多而渐成,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成长。

尾联“不用更听何满子,暗啼红泪亦闻声”以“何满子”这一曲名,象征着哀怨之音,诗人说无需再听,但内心深处的哀愁却如同暗泣的红泪,即便无声,也能够被感知。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情感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红亭》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吊刘葆真编修

文章江左夙称雄,讵料文星阨命宫。

问卜灵均馀涕泪,招魂宋玉误西东。

化为猿鹤身何在,哭望云山岁已终。

安得讹传坡老死,归帆岭表庆生逢。

(0)

读梅村集·其二

一钱不值自兴叹,为有妻孥诀绝难。

声色豪华能死难,古来只有一文山。

(0)

寄怀章绍庭孝廉

直从刻苦得科名,有志英雄事竟成。

喜诵文章如旧识,惊闻师友遽长行。

遨游湖海传衣钵,蕴酿诗书见性情。

知否河汾门下士,扬州经过哭先生。

(0)

怀黄哲卿王慰三两明经

迟我争名五六年,翩然后翮互高骞。

直空黉序无馀子,要咏霓裳驾众仙。

廿载文章憎命达,一堂教授启薪传。

良材未必深山老,定泛云槎到日边。

(0)

甲午岁暮感事诗·其十三

有才不用用非才,天下英才志尽灰。

刘锜中兴称宿将,曹交九尺壮身材。

全凭鼠党穿墉去,空见鸦军铩羽回。

知尔私心满腔子,苍头谁起异军来。

(0)

伤春词十二首·其九

寒灯挑尽又回肠,愁里清宵细细长。

不信阴阳成懵懂,每逢风雨倍凄凉。

六州铸铁终成错,一笑拈花尚带香。

知否西窗今夜月,有人和泪话萧娘。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