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似不平,独坐北山楹。
携妻梁处士,别妇许先生。
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
空山斜照落,古树寒烟生。
解组陶元亮,辞家向子平。是非何处在?
潭泊苦纵横。
幽人似不平,独坐北山楹。
携妻梁处士,别妇许先生。
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
空山斜照落,古树寒烟生。
解组陶元亮,辞家向子平。是非何处在?
潭泊苦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独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首联“幽人似不平,独坐北山楹”以“不平”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反抗,通过“独坐北山楹”展现了他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颔联“携妻梁处士,别妇许先生”通过列举两位历史上的隐士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传统隐逸生活的认同与追求。颈联“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通过“长叹”和“倦”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疲惫。尾联“空山斜照落,古树寒烟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古树笼罩在寒烟之中,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独的氛围。最后,“解组陶元亮,辞家向子平”引用了陶渊明和向秀两位古代隐士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反叛。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
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
依稀记得,宵来微雨,曾撼金铃。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
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
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
画楼深巷,卖花声到,才响还停。
色夺柴磁,形摹腰鼓,惯贮狸奴鱼饭。
官样分明,溯靖康年远。
恁时伴、小石戎葵,对捕雀,画图悽惋。
倩勾留、傍舍乌圆,几度暗偷眼。
宫娃弄,尽消闲,想敲取钗凤,绛唇低唤。
飘流江左,甚千缗难换。
笑吴侬、聘得吴监,空费尽、吟窗笺管。
莫谩夸、汉苑秦台,玉环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