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
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
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的温馨图景。开篇“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两句,通过对天气和植物生长状态的精确捕捉,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带寒意的秋夜氛围。紧接着,“觚棱清月绣团环”一句,则描写了窗外皎洁明亮的月光下,窗棱上的影子交错相接,如同织锦一般精致美观。
“万里长安秋晚”这句话,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描绘,拉开了诗歌的情感与视野的宽度,让读者感受到那夜色中的雄伟与深远。接着,“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两句,则是宴饮场景的具体描写,通过对美酒(玉滴)和佳肴(金丸)的细腻描述,让人仿佛能闻到酒香与食物的鲜美。
“春容著面作微殷”一句,虽然用的是“春容”,但在秋夜之中,却又带出了一种温暖而不失清新之感。最后,“烛影红摇醉眼”则是宴饮后酒意朦胧之际的描写,那摇曳的烛光与主人微醺的眼睛,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沉醉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室内环境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那份超脱于俗世之上的艺术追求。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却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
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
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钟。
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可令千里不同风。
笔端老木千岁心,一见洗我尘土襟。
坐久令人忘愠喜,古今碧涧落寒冰。
乍浓乍淡阴复晴,晦明变化天所成。
相画之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烟淡云疏天幂幂,顷刻风雷暗尘壁。
画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