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觐》
《入觐》全文
明 / 饶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时际会此风云,谬列绯衣拜紫宸。

舆板祇须陈斧扆,刺名何敢达朝绅。

尧阶密迩天颜地,夏正先回斗柄春。

我记十年前事在,也叨供奉旧词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官员入宫朝见皇帝的场景,充满了对权力与仪式的敬畏之情。诗人以“清时际会此风云”开篇,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融合,暗示了自己在清明之世有幸与风云人物共事的荣幸。接着,“谬列绯衣拜紫宸”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礼制的敬畏,也暗含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自知。

“舆板祇须陈斧扆,刺名何敢达朝绅。”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朝见过程中的庄重与规矩,通过“陈斧扆”和“刺名”这两个细节,展现了官员们在朝见时的严谨态度和对等级制度的遵守。同时,诗人也借由“何敢”二字,流露出对自身地位的谦卑与对权贵的敬畏。

“尧阶密迩天颜地,夏正先回斗柄春。”这两句则运用了古代帝王与天象的象征意义,将皇帝比作上古圣君,而自己的朝见则是与天象的和谐呼应,暗示了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秩序的认同。同时,斗柄回春的描述,也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希望。

最后,“我记十年前事在,也叨供奉旧词臣。”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自己,作为朝廷的供奉词臣,如今再次入觐,感慨颇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当前职位的珍惜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入宫朝见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场的礼仪规范、对皇权的敬畏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情感。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是明代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交织的生动体现。

作者介绍

饶金
朝代:明

饶金,字廷赐。大埔人。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一四七七)举人,任汀州通判,升剑州知州,以疾乞归。著有《茶山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一丛花·其一

尊前凝伫漫魂迷。犹恨负幽期。

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后、滴满罗衣。

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偏共睡相宜。

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

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

(0)

龙挂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

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

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

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蒂胸。

(0)

示儿子

父子扶携返故乡,欣然击壤咏陶唐。

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雨润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课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赐,回首修门敢遽忘。

(0)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

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

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运。

(0)

傍水闲行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0)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五

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

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

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

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

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

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

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