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红颜日携手,一别三年非不久。
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
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
悠悠世上竟须疑,梦里相逢知是否。
忆昔红颜日携手,一别三年非不久。
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
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
悠悠世上竟须疑,梦里相逢知是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寄殿卿见梦之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昔日与友人的欢聚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忆昔红颜日携手”,诗人追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青春年少,两情相悦,手牵手漫步于花前月下。接着,“一别三年非不久”一句,虽时间看似不长,但离别之苦却深深刻在心中,让人感怀不已。
“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阮郎和枚叟,分别来自《桃花源记》和《汉书·枚乘传》,意在表达即使在遥远的地方,诗人也始终记得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阮籍与桃花源的隐逸生活,或如枚乘在梁苑的文采飞扬。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诗人感叹老友因病卧床,青春不再,白发苍苍,自我审视时感到容貌丑陋。这一句既是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切,也是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
“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风流倜傥,即使面容憔悴,也不忘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既是对友人坚韧性格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投射。
最后,“悠悠世上竟须疑,梦里相逢知是否。”诗人感慨世事如梦,人生无常,即便在梦中与友人相遇,也难以确信是否真实。这句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大瓠既成实,无用始欲剖。
鲋鱼困车辙,求活赖升斗。
我昔诵斯言,感叹铭座右。
慎惜千金躯,未欲聊俯就。
数子磊落人,好事真吾友。
相期竹西游,晚岁并耕耦。
如何窘穷途,狺狺吠群狗。
平生笑俗士,反欲较妍丑。
譬如恶影人,乃与影竞走。
今复念边陲,未暇从田叟。
弹冠宜汇征,子先我欲后。
世间樗与栎,拳曲自难揉。
兄家咸阳公,馀泽被岩麓。
怪底多圭璋,蓝田自生玉。
我独出衰绪,嗜酒仍爱竹。
昼眠殷晴雷,看云腰不束。
作堂延野色,风吹草心绿。
情间飞鸟亲,相呼暝投宿。
往往辽东鹤,来栖手栽木。
心期得幽子,浩歌去边幅。
抱瓮同灌畦,牵萝来补屋。
修文不无人,付渠调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