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扫浮云净碧空,秋蟾皎洁出天东。
贤王心镜清如水,一照光明万里同。
风扫浮云净碧空,秋蟾皎洁出天东。
贤王心镜清如水,一照光明万里同。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奉赋对月诗和陆长史韵》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的宁静画面。首句“风扫浮云净碧空”通过描绘清风拂过,驱散了天空中的浮云,展现出夜晚的开阔与明亮。接着,“秋蟾皎洁出天东”以“秋蟾”(秋夜明亮的月亮)象征高洁,它从东方天际升起,光芒四溢。
诗人进一步将月亮比喻为“贤王心镜”,寓意其清澈如水,反映出内心的清明。最后一句“一照光明万里同”强调了月光普照的广大范围,带给人们光明与和谐,寓意着贤德的影响力能够照耀四方,带来共同的福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手法巧妙,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对美德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我曲非俗音,亦非正始音。
阒然洞遗响,万籁俱为瘖。
有弦不足弹,无弦不足寻。
与之俱浮沈,适以写我心。
谢郎介洁弥明操,结喉深目苍髯槁。
刘生侯喜不相逢,弗联石鼎歌南风。
援琴速我城南道,为我从头写怀抱。
不是山林同苦心,更有阿谁弹得到。
曲终月堕仍反闻,欲弹不弹心自论。
小俟茶甘回齿颊,唤起胎仙舞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