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冰玉产魁儒,法从恩承秘殿除。
云匣凝香犹有笏,牙签插架尚多书。
照人清气寒仍冽,满眼晴峰画不如。
文献百年论嗣续,从今鲁宝识璠玙。
溪山冰玉产魁儒,法从恩承秘殿除。
云匣凝香犹有笏,牙签插架尚多书。
照人清气寒仍冽,满眼晴峰画不如。
文献百年论嗣续,从今鲁宝识璠玙。
这首诗描绘了玉山汪生在复职进入国监,成为端明学士,同时也是状元拱辰公之后的场景。诗中以“溪山冰玉产魁儒”开篇,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美景相联系,喻示汪生如冰玉般高洁,才华出众。接下来,“法从恩承秘殿除”则点明其身份尊贵,继承了家族的法统和荣耀。
“云匣凝香犹有笏,牙签插架尚多书”两句,通过描绘汪生的居所内充满书香,暗示其不仅拥有高雅的生活品味,还深藏学问,知识丰富。而“照人清气寒仍冽,满眼晴峰画不如”则进一步赞美汪生的气质高洁,即使在寒冷中依然散发出令人钦佩的清冷之气,其才华与风度远超自然景观。
最后,“文献百年论嗣续,从今鲁宝识璠玙”表达了对汪生传承家族文脉、延续荣耀的期许,同时也暗含对其能够识别珍贵文献和人才的赞赏。整首诗通过对玉山汪生个人品质、学识以及家族传承的描绘,展现了对其高度的评价与敬意。
对酒初惊发半华,折梅还觉兴殊佳。
如何屋角西南月,只照梢头一两花。
自是向来香寂寞,不须更道影横斜。
北枝别有春无价,和靖何曾觅得些?
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餱粮蜡作家。
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
东省三同舍,山行何用约。
也後相丁宁,彼此拨忙著。
清晨到刘寺,寸步辄倚薄。
望君久未来,细意拣岩岳。
上到展绣亭,聊复休倦脚。
回览西湖天,向我怀中落。
山幽人转孤,境胜情反恶。
昔贤愿独往,对影谁与乐。
或者欣群游,避喧那可却。
我随梁溪叟,觞次饶驩谑。
坐无山浦翁,谈间顿萧索。
斜阳更待渠,小向灵芝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