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
言趋太原召,如慰宛陵亲。
笳鼓听临塞,琴书未离身。
别君无斗酒,当识士安贫。
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
言趋太原召,如慰宛陵亲。
笳鼓听临塞,琴书未离身。
别君无斗酒,当识士安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诗中表达了对在外兄施伯侃落第后,他决定前往太原接受叔父召唤的心情的理解和安慰。诗人以“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开篇,表明他们都是在动荡时代里遭遇挫折的人,有着相似的境遇。接着写到施伯侃被召回太原,仿佛是为了抚慰宛陵亲人的期待,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亲情纽带。
“笳鼓听临塞”描绘了他即将面对的边塞生活,暗示着责任与挑战,而“琴书未离身”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个人修养的坚持。最后,诗人遗憾地表示没有足够的酒来为外兄送行,但他强调要理解士人的贫困生活,并从中看出坚韧的品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寓含了对士人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
轻衫骏马飞弹丸,上林花开纷绣团。
御厨赐笋未解箨,山樱亦复登金盘。
宗庙荐新勤玉路,凡果纷纷不论数。
风清日美雨丝收,朱实烘春燃绿树。
筠笼采撷价万钱,北人羊酪雅所便。
自从燕罢曲江曲,五湖十载身回旋。
已作孤蓬任流转,万颗徒劳野人献。
故无清梦大明宫,醉倚酡颜浮玉碗。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