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
《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

言趋太原召,如慰宛陵亲。

笳鼓听临塞,琴书未离身。

别君无斗酒,当识士安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ixiōngshībǎikǎnxiàbìngménshūzhāo
sòng / méiyáochén

gòngshìgānshízhětóngwèishīrén

yántàiyuánzhàorěnwǎnlíngqīn

jiātīnglínsāiqínshūwèishēn

biéjūndòujiǔdāngshíshìānpín

翻译
同样是这个时代的人,同样遭遇失意困顿。
他的言语被召唤去太原,如同安慰宛陵的亲人。
边塞的笳鼓声中,他依然带着琴书陪伴。
与你告别没有美酒,但请记住,士人安于清贫。
注释
共是:同样。
干时者:这个时代的人。
失意人:遭遇失意的人。
言趋:言语被召唤。
太原:地名,古郡名。
宛陵:地名,今安徽宣城一带。
亲:亲人。
笳鼓:古代军乐,胡笳和鼓。
临塞:靠近边塞。
斗酒:一斗酒。
士安贫:士人安于贫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诗中表达了对在外兄施伯侃落第后,他决定前往太原接受叔父召唤的心情的理解和安慰。诗人以“共是干时者,同为失意人”开篇,表明他们都是在动荡时代里遭遇挫折的人,有着相似的境遇。接着写到施伯侃被召回太原,仿佛是为了抚慰宛陵亲人的期待,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亲情纽带。

“笳鼓听临塞”描绘了他即将面对的边塞生活,暗示着责任与挑战,而“琴书未离身”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个人修养的坚持。最后,诗人遗憾地表示没有足够的酒来为外兄送行,但他强调要理解士人的贫困生活,并从中看出坚韧的品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寓含了对士人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何子楚食樱桃

轻衫骏马飞弹丸,上林花开纷绣团。

御厨赐笋未解箨,山樱亦复登金盘。

宗庙荐新勤玉路,凡果纷纷不论数。

风清日美雨丝收,朱实烘春燃绿树。

筠笼采撷价万钱,北人羊酪雅所便。

自从燕罢曲江曲,五湖十载身回旋。

已作孤蓬任流转,万颗徒劳野人献。

故无清梦大明宫,醉倚酡颜浮玉碗。

(0)

水调歌头·其四怀吴中诸友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0)

访杨湖州·其一

一道西江隔水云,夜瞻牛斗共天文。

圣之清必先夫子,仁者勇须今使君。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风月占三分。

锦囊幸许传抄去,预取兰香手自薰。

(0)

忆父母

屺岵登来步步悲,百年空有泪双垂。

凄凄叶落秋风晓,寂寂灯昏夜雨时。

庭院每惊携杖履,羹墙长见画容仪。

遥瞻槛外遗踪在,料得寻常只自知。

(0)

山园戏书三物·其三咏蚯蚓

群动各矜奋,尔独聊优游。

引颈欲出穴,忽缩寻无由。

物资爪牙利,一饱才能谋。

尔形独何殊,宜有馁死忧。

乃能乐清夜,和我商声讴。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二十二

一半淮江半浙江,怒潮日夜自相撞。

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