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
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
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
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
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
此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二)》由宋代学者朱熹所作,通过阴阳变化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宇宙真理和时间永恒性的深刻理解。
首句“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开篇即以阴阳变化为线索,描绘了宇宙万物在天地间不断循环升降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与变化规律。
“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无限性,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无始无终,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永恒性。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则揭示了宇宙真理的恒常不变,无论古今,真理都是存在的,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坚定信仰。
最后,“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以反问的形式,指出那些质疑宇宙真理的人如同被幻象迷惑的盲人,无法理解宇宙的奥秘,强调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认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阳变化、时间永恒和宇宙真理的探讨,展现了朱熹对于自然界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