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将归,恨归晚。
通州河头有船雇,行人将归不言远。
人家生子少离乡,一生长在父母傍。
自怜出入无年月,北走京师南走越。
他人富贵轻贫贱,一日金多弃乡县。
小官禄薄何足为,得及父母康强时。
说著还家客心喜,此身虽贫亦不耻。
远将归,恨归晚。
通州河头有船雇,行人将归不言远。
人家生子少离乡,一生长在父母傍。
自怜出入无年月,北走京师南走越。
他人富贵轻贫贱,一日金多弃乡县。
小官禄薄何足为,得及父母康强时。
说著还家客心喜,此身虽贫亦不耻。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远将归》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游子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渴望。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游子在外奔波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远将归,恨归晚”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即将踏上归途,但因归期已晚而感到遗憾。接着,“通州河头有船雇,行人将归不言远”描述了游子在河边雇船准备启程的情景,虽然目的地遥远,但他并不言其远,体现了他对回家的急切心情和对旅途的坦然接受。
“人家生子少离乡,一生长在父母傍”通过对比,强调了家乡的温暖与安定,与游子在外漂泊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自怜出入无年月,北走京师南走越”则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多年,却始终未能找到稳定的归宿,内心充满了自我怜悯。
“他人富贵轻贫贱,一日金多弃乡县”通过对比他人的生活态度,突出了游子在外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挣扎。最后,“小官禄薄何足为,得及父母康强时”表达了游子即使生活贫困,也愿意在父母健在时尽孝道,体现了深厚的家庭观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揭示了游子在外的辛酸与对家庭的深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亲情、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钱塘刺史风骚客,宦游偏冠鸿泥迹。
此图烟水翳苍茫,重忆当年官震泽。
政简心闲作雅集,携壶挈榼来裙屐。
宾主相望七八人,一时盛会娱泉石。
画图浑不羡西园,风流并入丹青册。
东南名胜说吴江,梨花酒白鲈鱼碧。
修禊欣逢贤使君,吏隐天教遂所适。
一朝迁转赴梁溪,松陵回首溯山隔。
梁溪古邑我家乡,乡里传君名籍籍。
非徒心比惠泉清,更慕登临常岸帻。
追陪深恨识君迟,今始瓢城共晨夕。
披图相与溯游踪,何时高会同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