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
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
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宫怨恨的情感氛围,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开篇“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两句,以巧妙的手法描绘了宫中服饰的精致与华丽,但却透露出一种空虚和不真实的情感。
紧接着,“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奢华而孤独的氛围。诗中的“凤节”、“鸾花”都是宫中高贵与精美的象征,而“轻雕”和“薄饰”则暗示了一种过度装饰之下隐藏的空洞感。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寂寞。宫中的帐幔虽然华丽,却无法阻挡孤独与忧伤的情绪。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形成了呼应。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感叹。尽管宫中有着美好的物质条件,但在春夜之中,诗人依旧感到孤独和无尽的空虚。
最后,“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则是一种对往昔时光的追问与怀念。在这座宏伟的宫殿中,有着用真珠装饰的华丽景象,但现在却是谁也看不到了,只剩下诗人孤独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美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它不仅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面貌,更透露出其中隐藏的寂寞和空虚,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上宰挥金钺,还兵树赤旗。
留闽纾胜略,入越会雄师。
制阵龙蛇绕,应天雷雨垂。
一戎扶日月,群帅奉盘匜。
冒顿残方甚,淳维种欲衰。
周时今大至,汉祚不中夷。
赐剑深鸣跃,星精候指麾。
两都须奠鼎,十乱待非罴。
烟阁图形伟,殷廷作楫迟。
独伤留滞客,落魄未能随。
苍茫度高冈,乱石堆成路。
蔼蔼白云封,崎岖难信步。
未至东园东,歧路常纡互。
景仄门长关,斋幽扃如故。
灶冷矗炊烟,檐低滴清露。
林鸟声交呼,丛萤辉相顾。
谷飙叩虚牝,山月飞寒兔。
夜琴调清弦,夕砧捣秋素。
馀寒造众色,气象换朝暮。
何计驻流光,西山须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