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不满尺,来自南山陲。
劲节苦相屈,高踪聊自卑。
风涛随物化,形影与僧宜。
但适鹪鹩性,何妨借一枝。
小松不满尺,来自南山陲。
劲节苦相屈,高踪聊自卑。
风涛随物化,形影与僧宜。
但适鹪鹩性,何妨借一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盘中的小松树,虽未及尺长,却已显现出坚韧不屈的品性。它源自遥远的南山之畔,以其挺拔的节操和超然的风姿,自谦地低下了高傲的脚步。随着自然界的风浪变化,小松仿佛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与僧侣的生活相得益彰。它满足于像鹪鹩一样简单的生活,栖息在一枝之上,无需更多的空间或奢华。
通过这株小松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小松虽小,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象征着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也能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它也寓意着人应当像小松一样,无论环境如何,都能保持本真,不为外物所动,寻求心灵的安顿。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
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
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