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尽阳纯,命停性住,先须汞识铅知。
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
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
刀圭至,震龙兑虎,赤风斗乌龟。堪宜。
真水火,癸丁炉灶,丹结何疑。
漱琼浆玉液,神水华池。
滋润灵芽瑞雪,日鸡叫、月兔推移。
金翁喜,黄婆立便,养姹女婴儿。
阴尽阳纯,命停性住,先须汞识铅知。
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
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
刀圭至,震龙兑虎,赤风斗乌龟。堪宜。
真水火,癸丁炉灶,丹结何疑。
漱琼浆玉液,神水华池。
滋润灵芽瑞雪,日鸡叫、月兔推移。
金翁喜,黄婆立便,养姹女婴儿。
这首元代王哲的《满庭芳·修行》是一首描绘修炼内丹过程的词作。词中以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修炼者在追求道家境界时的心境与步骤。
"阴尽阳纯,命停性住",意味着修炼者要达到阴阳调和,生命静止而本性稳固的状态。接下来,"汞识铅知"暗指修炼者对精气神的领悟,汞代表精神,铅象征物质,两者相合即为炼丹之基础。
"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描述了修炼中的内外兼修,土、木对应五行中的中央土和东方木,象征着身心的稳定与自然之力的顺应。
"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通过天干地支的排列,表达了修炼者遵循时间规律,运用坎水(北方)接纳离火(南方)的过程。
"刀圭至,震龙兑虎,赤风斗乌龟",进一步描绘了修炼中的微妙变化,如龙、虎、乌龟等象征物,寓言着内在力量的觉醒与融合。
"真水火,癸丁炉灶,丹结何疑",强调了修炼中的水火相济,以及对丹药形成的信心。
"漱琼浆玉液,神水华池",比喻修炼者吸取天地精华,滋养身心。
"滋润灵芽瑞雪,日鸡叫、月兔推移",通过自然现象象征修炼者的昼夜修炼,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
最后,"金翁喜,黄婆立便,养姹女婴儿",以金翁和黄婆(男性与女性的象征)比喻修炼者与伴侣共同修炼,孕育出新的生命能量,即道家所说的“姹女婴儿”。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理念的深入理解和艺术表现。
昔与子行乐,秋月照城闉。
今与子为别,朔风扬飞尘。
子奋垂天翼,高飞薄苍旻。
而我羁樊笼,有志不获伸。
子往燕山北,我留粤海滨。
我为道旁璧,子为席上珍。
升沉方异路,安问参与辰。
龙剑匣中鸣,叹息此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