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流影焕天街,檀板笙簧处处皆。
一曲铜鞮歌旧事,游人争说小秦淮。
画楼流影焕天街,檀板笙簧处处皆。
一曲铜鞮歌旧事,游人争说小秦淮。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游览平山堂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画楼流影焕天街",以“画楼”象征着精致的建筑,光影在其中流转,映照在宽阔的大街上,展现出一种繁华与美感并存的景象。"檀板笙簧处处皆",描述了音乐无处不在的氛围,无论是高雅的乐府还是民间的乐器,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奏响,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一曲铜鞮歌旧事",通过“一曲”和“旧事”的结合,暗示了音乐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让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游人争说小秦淮",则以“小秦淮”作为地点的象征,引出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热烈讨论和赞美,显示出这个地方不仅景色宜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情感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平山堂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美好情感的追求。
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
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风长日气远,六月有馀凉。
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
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
单衣蕉葛轻,软饭菘芥香。
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壶觞。
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
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
此地亦何为,岁时但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