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石离离草色新,富春山下几回春。
漫将卖菜辞求益,本为观鱼得任真。
三代道亡还此有,两生心在更何人。
客星亭倚浮云外,未许渔翁来卜邻。
碧石离离草色新,富春山下几回春。
漫将卖菜辞求益,本为观鱼得任真。
三代道亡还此有,两生心在更何人。
客星亭倚浮云外,未许渔翁来卜邻。
这首诗描绘了对严先生祠堂的景仰之情,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意。首句“碧石离离草色新”,以清新之景开篇,暗示着祠堂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仿佛是严先生精神的延续。接着,“富春山下几回春”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祠堂所在之地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
“漫将卖菜辞求益,本为观鱼得任真。”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严先生的生活态度与追求比作卖菜求益和观鱼任真的过程,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真实的高尚品质。这种生活哲学,既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三代道亡还此有,两生心在更何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严先生道德风范的推崇,以及对其精神传承的期待。这里“三代道亡”暗指社会道德风尚的衰落,“还此有”则表明严先生的道德追求在祠堂这一特定空间得到了延续。“两生心在”可能是指严先生及其追随者的心灵仍在,但“更何人”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当今还有谁能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最后,“客星亭倚浮云外,未许渔翁来卜邻。”这两句以客星亭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严先生祠堂所在之地的尊崇,同时也暗示了其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特性。对于“未许渔翁来卜邻”的解释,可能是诗人希望严先生的精神世界保持纯净,不被世俗所扰,同时也表达了对严先生独特人格魅力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先生祠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严先生精神世界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
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
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
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
意醉眼、天公也放颠。
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
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
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