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妇词》
《织妇词》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乐府曲辞

吴中白纻白如霜,春风入衣兰麝香。

二月城南桑叶绿,新蚕初出微于粟。

采桑日晏携筐归,夜半悬灯待蚕熟。

缫成素丝经上机,两日一匹犹苦迟。

织成裁衣与郎著,妾宁辛苦教郎乐。

家中贫富谁得知,郎无衣著他人嗤。

(0)
鉴赏

这首《织妇词》描绘了一位织妇的辛勤劳作生活,充满了对劳动妇女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句“吴中白纻白如霜”,以“白纻”比喻织妇所用的白色丝绸,如同冬日霜雪般洁白,既点明了织妇工作的对象,也暗示了其工作环境的清冷与艰苦。接着,“春风入衣兰麝香”一句,通过春风与兰麝香的融合,营造了一种虽在劳作中却能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意境,体现了织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月城南桑叶绿,新蚕初出微于粟”描绘了春日里城南桑树绿意盎然,新蚕初生的场景,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预示着织妇们即将开始一年中最繁忙的工作周期。接下来,“采桑日晏携筐归,夜半悬灯待蚕熟”则细腻地刻画了织妇们从早到晚的辛勤劳作,即使在夜晚也要等待蚕茧成熟,体现了她们对工作的全情投入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缫成素丝经上机,两日一匹犹苦迟”描述了织妇们将蚕茧缫成细丝,再经过精心织造的过程,虽然速度看似缓慢,但每一步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和汗水。最后,“织成裁衣与郎著,妾宁辛苦教郎乐”表达了织妇们甘愿承受辛劳,只为让丈夫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享受生活的快乐,体现了她们对家庭的深情厚爱和牺牲精神。

“家中贫富谁得知,郎无衣著他人嗤”则揭示了社会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忽视,即便织妇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家中的贫富变化往往不为外人所知,而丈夫若无衣穿,可能会遭受他人的嘲笑。这一句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不公,也表达了织妇们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综上所述,《织妇词》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织妇们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她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反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九日登三老峰

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

恰逢重九日,独上最高峰。

海色连秋汉,风声杂晚钟。

黄花今又醉,犹是去年侬。

(0)

秦淮秋感·其四

江花暮合水烟疏,门绕青溪认旧居。

醉眼迢迢凝望久,夕阳多是六朝馀。

(0)

秦淮秋感·其一

翩翩野鹤无归处,五岳云烟脚底生。

飞落江南人不识,春潮犹打石头城。

(0)

秋感·其五

浪迹乾坤一马鞭,丈夫意气畏人怜。

猿声朗啸千山月,鸿影孤飞万里天。

陈箧苏秦方发愤,题桥司马未升仙。

振衣直上高丘望,吴越川原起暮烟。

(0)

霸桥

几株新绿雨冥冥,玉笛吹来隔岸听。

柳色不知前代改,春来还向霸桥青。

初添弱线萦烟水,送尽行人过短亭。

最是夜深离别处,一林残月酒初醒。

(0)

夏凉

千柳万柳风丝柔,五月六月荷塘秋。

雷声僻地醒睡鹿,月影一天凉眠鸥。

池蛙夜静鼓吹起,十二栏干花雨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