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泛泛水云遮,碧浪重湖入望赊。
近渚轻鸥随棹转,长堤芳草压桥斜。
风前菱叶摇空镜,渡口桃花落晚霞。
便欲□源穷河汉,恐令牛斗犯仙槎。
木兰泛泛水云遮,碧浪重湖入望赊。
近渚轻鸥随棹转,长堤芳草压桥斜。
风前菱叶摇空镜,渡口桃花落晚霞。
便欲□源穷河汉,恐令牛斗犯仙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湖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沥湖的自然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先,"木兰泛泛水云遮"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仿佛木兰舟在水面轻轻荡漾,水面上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碧浪重湖入望赊",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深邃,碧绿的波浪层层叠叠,远处的景色似乎遥不可及,给人以无限遐想。
"近渚轻鸥随棹转",轻盈的鸥鸟随着行船的转动而飞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长堤芳草压桥斜",则通过长堤、芳草和斜桥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乡村风光。
"风前菱叶摇空镜",风吹过菱叶,宛如镜子般反射着天空,生动地表现了湖面的平静与清澈。"渡口桃花落晚霞",桃花在渡口飘落,与晚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最后,"便欲□源穷河汉,恐令牛斗犯仙槎",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索源头直至银河的愿望,但又担心此举会干扰到天上的星辰,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
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
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
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
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
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安吴矜其书,自诡已入圣。
攘之实高弟,孔颜隐相命。
此图名如愚,不违意可并。
一时号复古,秘诀擅拨灯。
援碑强入帖,惝况说难罄。
吾观古书体,风气各自胜。
学之得形似,要亦近其性。
谁能受束缚,一一待指證。
不如尽扫去,纵笔且乘兴。
何须凿妍丑,今日我为政。
袖中有谏书,不顾上怒喜。
直声虽如雷,贪墨殊未止。
史鱼事无道,伯玉耻君子。
心肠一木石,面目安能改?
缘何独佞佛,正坐文字美。
结习不易除,觉痒因有技。
以经名其室,意特重唐楷。
谁能白世尊,何以置此士?
欲识坚牢神,现身祇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