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筑斯防旱涝,龙钟常相天地造。
舟航群泊沙外汀,酒旗斜插江亭小。
岁岁常丰民自怡,几家灯火儿诵诗。
何处渔歌芦中起,欸乃一声山月低。
昔人筑斯防旱涝,龙钟常相天地造。
舟航群泊沙外汀,酒旗斜插江亭小。
岁岁常丰民自怡,几家灯火儿诵诗。
何处渔歌芦中起,欸乃一声山月低。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人们在北闸建造堤防以应对旱涝灾害的场景。诗人通过"龙钟常相天地造"表达了堤防的古老与稳固,像老人般见证了天地间的风雨变迁。接着,他写到船只停泊在沙洲边的汀洲上,江亭处酒旗随风摇曳,呈现出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丰收之年,百姓安居乐业,孩童在灯火下读书,其乐融融。最后,渔歌从芦苇丛中悠然响起,伴随着山月低垂,营造出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徐似道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
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
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
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
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
呜呼蛇矛失,流涕满边陲。
玄云无定体,应龙不常仪。
昨日髡为奴,今朝冠有绥。
贤者重其死,与世聊委蛇。
委蛇夫如何,有亲方餔糜。
登高呼我友,来同季女饥。
君为爨下桐,我作薪中葵。
持兹忧患身,柔顺同文箕。
有鳏昔在下,雷雨终弗迷。
聊陈衾与裯,同寝待鸣鸡。
驷马尚可縻,去日苦难追。
平生履虎尾,慷慨将何为。
转蓬如车轮,随风西北吹。
故乡路辽远,瞻望涕涟而。
子房久辟谷,颜如朝霞披。
白龙何蜿蜿,与我游天池。
功业嗟未建,下民方调饥。
洁身乃小节,谁能混鸱夷。
蝉蜕王侯尊,聊且从吾师。
探奇今昔几人来,小院初为上客开。
佛有慧灯曾不夜,天飞明镜复当台。
旌旄缭绕移烟树,筇屐从容踏翠苔。
拈韵禅床吟未了,袈裟长揖使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