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冯翊宋令》
《送冯翊宋令》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楚风流信有人,先声今已彻咸秦。

宁为鸡口官无小,欲试牛刀久要新。

细肋卧沙勤下箸,长芒刺眼莫沾唇。

山西豪杰知吾老,为说犹堪举万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féngsònglìng
sòng / chénshīdào

sānchǔfēngliúxìnyǒurénxiānshēngjīnchèxiánqín

níngwèikǒuguānxiǎoshìniúdāojiǔyàoxīn

lèishāqínxiàzhùchángmángyǎnzhānchún

shān西háojiézhīlǎowèishuōyóukānwànjūn

注释
三楚:指古代楚国的三个地区:东楚、南楚和西楚。
风流:指有才情、有名望的人。
咸秦:古地名,包括今陕西南部和甘肃部分地区。
宁为:宁愿。
鸡口:比喻小而有实权的位置。
牛刀:喻大材或高超的技艺。
新:新的机会或挑战。
细肋:鱼刺。
长芒:鱼刺的尖端。
山西:古地名,今山西省。
豪杰:英雄豪杰。
万钧:极言重量大,比喻重任。
翻译
三楚之地的风流人物确实存在,他们的名声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咸秦地区。
宁愿做小地方的官员也不愿默默无闻,想要施展才华已久,期待新的机会。
在沙滩上细心品尝美食,即使是尖锐的鱼骨也要耐心剔除,绝不轻易尝试未知的风险。
山西的豪杰们知道我已经老去,但他们仍然认为我还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冯翊宋令》,表达了对友人冯翊宋令赴任的期许和鼓励。首句“三楚风流信有人”,以楚地的风流人物比喻宋令,暗示其才情出众。次句“先声今已彻咸秦”,意指宋令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广阔的咸秦地区,表明了他的影响力。

“宁为鸡口官无小”借用典故,表示宁愿在小地方担任重要职务,也不愿在大处无所作为,体现了宋令的志向和抱负。“欲试牛刀久要新”,则比喻他渴望有机会施展才华,展现自己的能力。

“细肋卧沙勤下箸”描绘了宋令勤勉工作的形象,即使职位微小,他也坚持不懈。“长芒刺眼莫沾唇”则是告诫他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不轻易妥协。

最后两句“山西豪杰知吾老,为说犹堪举万钧”,表达了诗人对宋令的期待,认为他在山西一带的豪杰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宋令的才能,也寄予了厚望,充满了激励与祝福之情。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六十自寿诗八首·其二

解组感而今,前贤惜寸阴。

头颅竟如许,岁月又相侵。

漫夺渔樵席,能齐得丧心。

萧然谢尘滓,数载愧鸣琴。

(0)

白菜二首·其二

频劳终岁促登盘,确肖书生色相寒。

茹素惯教油解淡,翻新更爱醋流酸。

鸡豚野老堪同饷,井臼家风合共餐。

鸠鹄穷黎憔悴甚,何堪常作此君看。

(0)

落花

锦瑟年华易断肠,红楼烟月总茫茫。

一春闲梦随流水,半醉离情付夕阳。

邺下诸人才叹逝,华清遗恨惯埋香。

东风吹尽无消息,留与乌衣话短长。

(0)

画景

清爱禅林静爱山,秋深竹树乱峰间。

茅亭曲绕流泉处,若个桥西扶杖还。

(0)

晚酌观菊和友人韵

檐花细滴夜黄昏,相对倾残北海尊。

今古漫谈还促席,茱萸欲看又临轩。

半宵长漏声偏怆,一袅余烟鼎尚温。

宾主莫云诗思涩,鸾笺已满百余言。

(0)

对瀑

飞落崇峦不计层,蒸为云气带崚增。

如斯声色摐摐地,涤尽根尘独尔能。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