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
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
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
胜报如所證,岂特妙好相。
龙天至幽严,窥觇辄稽颡。
开图万名字,只作一佛想。
风影可捕耶,变现自惚恍。
俛应区中缘,兹愿固深广。
君看朱两轓,非真亦非妄。
化身元宰官,台符更两两。
秘言出宝笈,其品名寿量。
一丝起炉薰,洗耳钟磬响。
搢笏为公读,万劫一俯仰。
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
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
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
胜报如所證,岂特妙好相。
龙天至幽严,窥觇辄稽颡。
开图万名字,只作一佛想。
风影可捕耶,变现自惚恍。
俛应区中缘,兹愿固深广。
君看朱两轓,非真亦非妄。
化身元宰官,台符更两两。
秘言出宝笈,其品名寿量。
一丝起炉薰,洗耳钟磬响。
搢笏为公读,万劫一俯仰。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流谦所作,名为《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赞美。
“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开篇即强调了对佛陀智慧的崇敬,以及超越世间凡尘、达到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追求。接着,“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命繁衍的画面,强调了万物共同的起源和命运,表现出对生命之神秘与包容性的理解。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这里借用江河汇聚、水量无法计算的意象,来形容众生如同无尽的江河,流向广阔的大海。紧接着,“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慷慨赠予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宇宙间无尽资源的感悟。
“胜报如所證,岂特妙好相。”这一句强调了因果报应的法则,同时赞美了佛教中解脱之道的美好与殊胜。随后,“龙天至幽严,窥觇辄稽颡。”则描绘了一种神秘莫测、超凡脱俗的境界,显示出作者对深邃玄妙世界的向往。
“开图万名字,只作一佛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有无限的构思,但终究只愿执着于一念,即是佛法。紧接着,“风影可捕耶,变现自惚恍。”则通过风和影子的比喻,形容了世间万象的变化无常,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迷茫与困惑。
“俛应区中缘,兹愿固深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依止,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坚定与广大。然后,“君看朱两轓,非真亦非妄。”则通过对比虚幻与现实,强调了对真理的探寻和认知。
“化身元宰官,台符更两两。”这一句描绘了一种超越凡俗、达到至高无上的精神状态。紧接着,“秘言出宝笈,其品名寿量。”则表达了一种对内在真理的揭示,以及这种真理所带来的长寿与福祉。
“一丝起炉薰,洗耳钟磬响。”这一句通过对香炉烟雾和清净声音的描绘,展现了禅定中的宁静与纯净。最后,“搢笏为公读,万劫一俯仰。”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佛经的研习,以及对于时间长河中的一瞬即是永恒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与个人修为。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学中禅宗思想的影响,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纷纷才俊登台阁,谁伴幽人住岩壑。
龙骧万斛横巨川,商家欲济须渠作。
当今人物有如公,胸蟠经济谁能同。
世人重腊不重玉,居然弃置中吴中。
臣门如市心如水,崇也当年亦如此。
平生意气小杨修,碌碌谁能数馀子。
力田终不羡逢年,熟读参同内外篇。
七十年来髯似漆,人言真是地行仙。
篯彭八百不为久,壶中自制长生酒。
金华玉液分剂停,鹤发饮之成黑首。
世途宦海足风波,钟吕日久相经过。
黄芽白雪行已熟,日月跳丸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