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对客,五日不登山。
摊书纵过千馀卷,眉颖心灵了不关。
莫嫌欹峭一痕石,百顷澄光娇软碧。
雨天胧胧七点峰,烟霄翠滴寒楼脊。
如渑之酒力不经,谈锋戛戛当坚城。
未知鹿角中宵折,已觉鸿毛万事轻。
君向鸡群寻野鹤,余亦人中称寂寞。
逢君如斯恨其晚,出峡恐君亦思返。
三日不对客,五日不登山。
摊书纵过千馀卷,眉颖心灵了不关。
莫嫌欹峭一痕石,百顷澄光娇软碧。
雨天胧胧七点峰,烟霄翠滴寒楼脊。
如渑之酒力不经,谈锋戛戛当坚城。
未知鹿角中宵折,已觉鸿毛万事轻。
君向鸡群寻野鹤,余亦人中称寂寞。
逢君如斯恨其晚,出峡恐君亦思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尹伸与友人王忘机在观音阁饮酒的情景,以及王忘机即将前往楚中访友的离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三日不对客,五日不登山”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社交活动的疏远,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接下来,“摊书纵过千馀卷,眉颖心灵了不关”则通过对比大量书籍与内心的宁静,暗示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的积累。
“莫嫌欹峭一痕石,百顷澄光娇软碧”两句,以山石的崎岖与湖水的广阔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接着,“雨天胧胧七点峰,烟霄翠滴寒楼脊”描绘了雨后山峰的朦胧美,以及云雾缭绕中的楼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如渑之酒力不经,谈锋戛戛当坚城”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酒的力量与谈话的激烈,暗示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交流的热烈。最后,“未知鹿角中宵折,已觉鸿毛万事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生轻重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君向鸡群寻野鹤,余亦人中称寂寞”则是诗人对友人即将融入世俗的担忧,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最后一句“逢君如斯恨其晚,出峡恐君亦思返”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深情厚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厥包锡贡三千春,为花著句曾无人。
颗颗珠玑香万斛,薰蒸天地句风蘋。
充实先生诗兴发,韵严不数阳春雪。
龙蛇一纸开天荒,琅然吟破夜光月。
炯炯后皇嘉树中,精白任道言非空。
秉心高洁寄清赏,世人只解歌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