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春来分外添,蒲团兀坐地炉边。
关心事少夜悭梦,酌酒杯多昼亦眠。
琴有徽弦姑挂壁,诗无眼目谩成篇。
自怜不似门前柳,才得东风翠拂天。
疏懒春来分外添,蒲团兀坐地炉边。
关心事少夜悭梦,酌酒杯多昼亦眠。
琴有徽弦姑挂壁,诗无眼目谩成篇。
自怜不似门前柳,才得东风翠拂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春天的到来时显得有些疏懒,但这并未影响他对内心世界的享受。蒲团兀坐的地炉边,是一种修行者的打坐姿态,也映射出诗人的静谧与专注。夜晚时分,关心的事少,不再为世事所扰,即便是梦境也显得简洁而不复杂。
白日里酒杯频举,但也不见得多,这种昼眠的状态,是对传统勤勉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放弃。琴弦挂壁,诗意盎然,虽无目睹,却能谩成篇章,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才情。
最后两句“自怜不似门前柳,才得东风翠拂天。”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与赞美。门前的柳树在春风中蓬勃生长,而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如同这柳树般,在东风的抚慰下得到滋润和成长。这不仅是对个人境界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超然世外的自我体验。